里約奧運會終于落下了帷幕,中國奧運健兒們奪得了26金18銀26銅一共70枚獎牌。其中奪得銅牌的20歲游泳選手傅園慧因為采訪時的一句“我已經用上我的洪荒之力了”火遍了海內外。“洪荒之力”更是成為了時下最火的詞匯。下面上海翻譯的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如何翻譯“洪荒之力”吧。
“洪荒之力”這一詞最早出現在了去年熱門的電視劇《花千骨》中,在劇中這個詞主要指能夠給毀天滅地的妖神之力。國家地震局的官方微博也對“洪荒之力”這一詞語進行了解釋,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狀態,萬事萬物都處在一個混沌蒙昧的狀態中,那時候地殼很薄,地震頻發,溫度極高,造山運動引發了多次大洪水。幾輪造山運動過后,地球上的大氣環流逐步建立,地殼也趨于穩定,這足以見得洪荒之力的強大。因此,在翻譯“洪荒之力”的時候,不僅要突出時間是“原始的”,而且還要強調是“強烈的”力量。
中華五千年的歷史,給予了中文豐富的沉淀積累,漢語的語言魅力是許多講英文的人體會不到的。上海翻譯的小編特地選取了幾個有代表性媒體對“洪荒之力”的翻譯,供讀者體會。
對于“洪荒之力”的翻譯,英國廣播公司(BBC)在8月9號的報道中的說法是“powers strong enough to change the universe”。這句話直接翻譯過來就是“能夠改變宇宙的強大力量”。雖然這樣的譯法突出了力量的強大,但沒有交代“洪荒”這一遠古的時間,又過于直白。或許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,BBC在第二天的報道中改譯為“prehistoric powers”,中文意思是“史前力量”。這種譯法簡潔有余,但只說明了時間的原始,卻又忽略了強調力量。
和其他媒體相比,似乎BBC的這一翻譯還是動了腦筋的。英國《衛報》在報道中將這一詞譯作“mystic energy”神秘的力量。這樣的譯法十分模糊,大多數讀者抓不住重點,并不能夠真正的理解原文的意思。眾多媒體中最不用腦的的就屬澳大利亞的《悉尼先驅晨報》,它們的報道中直接寫了“hong huang zhi li”。
上海翻譯小編覺得漢語的魅力就是這樣,如果沒有一定的了解翻譯的過程常常會詞不達意,所以作為中國人一定要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不忘記對母語的研究,這樣在談話、翻譯的過程中才能向外國友人展現出漢語的魅力。